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(一
朝廷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,“削藩”之事似乎可以成行了。晁错是这样认为的。 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下早已暗流涌动。大家把目光投向刘启,不管晁错怎么说,最终拍板的是你老兄,就看兄弟怎么做决定了。就这样,大家神经绷紧、各怀心思地静待这处好戏的上演。 公元前155年冬(景帝前元二年),朝廷诏令诸侯进京。 诏令的理由冠冕堂皇——朝拜。这是年末惯例的觐见聚会活动,让大家汇报一下工作,顺便拜个早年,没什么出奇之处。当然,诏令里更不会提“削藩”的字样,更不是勒令他们主动交出地盘。 而在刘启的心里却有着另外几重打算。因为召来的这些人中,有一些是需要打压的,有一些是需要安抚的,还有一些是需要拉拢的。这次看似很平常的朝拜活动,却是刘启为“削藩”做的一项准备工作。 齐王刘将闾、楚王刘戊、胶西王刘昂……一大些刘姓子弟都在此列。 大家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进京了,有人期待,有人担忧。他们不清楚刘启心里到底想了些什么,更不知道将会发生些什么。 可还有一个人,正欢天喜地、极其惬意地在往京城赶——梁王刘武。这个人,将成为我们这段故事情节中的主角。 关于刘武这个人,我在前边提到过,他是刘启的亲弟弟,窦漪房的亲儿子。 实际上,汉文帝刘恒继位时有四个儿子,老大刘启、老二刘武、老三刘参、老四刘揖。 大儿子刘启,现任皇帝; 二儿子刘武,现任梁王。 三儿子刘参,在文帝十八年在代王位置上病死,距今已有八年之久。 四儿子刘揖(也叫刘胜),薨的更早,在文帝十一年坠马而死。 其中刘启、刘武是窦漪房所生;另外两个由其他姬妾所出。 老人很容易偏心,多数会偏向小的。在刘恒和窦漪房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。 刘恒喜爱小儿子刘揖,而窦漪房却不这样想,他的所爱是自己的小儿子刘武。 喜爱的对象不同,程度不同,得到的待遇也不尽相同。这四个儿子的封号的变动,很能体现他们在老爹老娘心目中的位置。 当初,老大刘启是太子,老二刘武为代王,老三刘参为太原王;而老爹最喜欢的老四刘揖离京城最近——梁王。没多久后,出于通盘考虑,刘恒改封不怎么待见的三儿子刘参为代王(原属地合并到代地),继续留在荒天野地里喝风,让老婆喜爱的老二刘武去当淮阳王。 这么一来,皆大欢喜。 可不成想,变数还是出现了。 由于刘恒极为娇惯的刘揖很不安生,骑马摔下来——死了。兄弟四人中,他死的最早。 刘揖死后,窦漪房立马希望刘武离自己近一点。就这样,刘武顺理成章地成了新一任梁王。 一个太子,一个梁王,一个代王。 刘恒做出的这个布局是颇有深意的。说白了他是在为自己百年以后考虑。 若刘启将来主政,老二刘武能屏障关东,窥视诸侯;老三刘参留居北地,牵制匈奴。 虽然对老三有些不公平,但没办法,打虎亲兄弟,总得有人去干脏活累活。再说代地是刘恒的发家地,他对那个地方也是有感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