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文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盛唐血刃在线阅读 - 第九十六年反松赞干布联盟建立

第九十六年反松赞干布联盟建立

    第九十六年反松赞干布联盟建立

    大业九年正月,杨广下诏大征兵马,再攻高句丽。

    大业九年四月,杨广亲至辽东,杨广遣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进军平壤,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出扶馀道。王仁恭进军至新城,高丽兵数万拒战,王仁恭率精骑一千击破,高丽兵大败而归,高丽婴城固守。

    就在杨广准备扩大战果的时候,后方传来消息。杨玄感据黎阳叛变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候,杨广下令罢战,回师平定杨玄感之乱。虽然成功扑灭了杨玄感之乱,再攻高句丽已经失去时机。也可以说,高句丽在大业九年是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。

    乙支文德的诈降以水代兵之计,不可复制,而渊太祚在平壤内,以死士突袭之策,同样也不可以复制。

    眼下,大唐磨刀霍霍,准备对高句丽祭出王霸之刃,高句丽上下束手无策。就在开元三年初,渊苏盖文脑袋灵光一闪,想到高句丽虽然不可以复制第一次与隋朝之战,但是却可以复制第二次与隋朝的胜仗。

    那就是中心开花,颠覆大唐。

    杨玄感之乱,其实是非常失败的中心开花之战,如果当时杨密向杨玄感提出三策:“上策,以主力直取蓟州。将辽东隋军堵在关外,候其粮尽崩溃。中策是,迅速袭占京师长安。号令天下,让隋炀帝退无所据。下策是,就近进攻洛阳。但有可能会顿兵于坚城之下,失去兵机。

    李密三策虽短,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战略内涵。他实际上提出了灭亡隋朝总的战略指导。然而,杨玄感却采取了最下策,进攻洛阳。

    所以,杨玄感失败了。尽管是失败了,可是却让高句丽躲过了一劫。

    渊苏盖文自然没有考虑李元吉失败的后果,只要李元吉在李建成出兵高句丽时,在后方造反,无论成功或者失败。

    高句丽都是胜利者。

    李元吉沉吟道:“想听实话吗?”

    渊苏盖文点点头道:“当然!”

    “没有半分成功的可能性!”李元吉望着渊苏盖文笑道:“你的想法非常好,只是,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。虽然你愿意把隋军战俘给我,先不提这个代价如何,关键是,这些隋军战俘在你们手中,恐怕也只剩半条命了,能打得赢关中唐军吗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渊苏盖文心中一阵暗喜。至少,李元吉心动了。此行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。当然,站在高句丽的立场上,他希望李元吉可以把事情搞砸,但是却不希望他搞得太砸。最好是可以与李建成两败俱伤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幻想。

    渊苏盖文笑道:“齐王殿下,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!”

    顿了一顿,渊苏盖文道:“在马韩之西有一个大岛,岛上有一个小国叫州胡国,其国人身材矮小,喜欢养猪、养牛,方圆三百里,口约四千。”

    李元吉摆摆手道:“说说你的计划!”

    渊苏盖文笑道:“对于我们大高句丽来说,只需要出动一支偏师,就可以轻易征服州胡国,我们可以分配次把五万余名隋军战俘,连同他们的兵刃、粮秣运输到州胡国岛上面。齐王殿下可以派出心腹,秘密前往州胡国,先期接管这支兵马。”

    李元吉道:“然后呢?”

    渊苏盖文不置可否的道:“然后,就需要齐王殿下履行我们的盟约,只要李建成派兵攻打我们高句丽,我希望齐王殿下可以率领这五万兵马,自芦台登陆,攻取蓟州,以绝李建成的军队粮道!”

    李元吉当然知道这本是李密献给杨玄感的上策。

    高句丽是一个小国,虽然拥有三百五十余万人口,然而与大唐有着绝对数量等级的差距。无论人口,经济、还是军队的装备,都有着巨大的差距。特别是战马方便,大唐官营的马场,拥有不下七十万匹成年壮马,而民间拥有的战马,超过百万匹。

    如果李建成愿意,只需要粮草能跟上,他可以武装超过五十骑兵。在这个时代,骑兵就像后世的坦克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五十万骑兵,高句丽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。

    高句丽想要追赶上大唐人的脚步,需要的不只是经营,还需要时间。别人可能看不清这点,但身为大对卢之子的渊苏盖文不可能看不清楚。

    对于他们高句丽来说,最好的局面就是,再来一次隋末之乱,七十二路尘烟,三十六路反王。

    高句丽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,就算吞并新罗、百济和南方的三韩,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差距也没有办法拉近。但是,如果大唐像当初隋朝争一样,天下大乱,辽东和幽州、平州的汉人会逃往高句丽,这些汉人会给高句丽带来农业上的新技术,炼金以及机械加工方便的技术,只要此消彼长,高句丽最终追平与大唐之间的差距,也未尝不可。

    事实上,当初选择李元吉也不是高句丽唯一的选择,如果李元吉不同意,他们还可以采取备选方案,将杜伏威偷出长安城。

    只不过,杜伏威的份量,远远不如李元吉。

    李元吉道:“现在不是大争之世,不是群雄并起,逐鹿天下的时代!”

    渊苏盖文笑道:“只要殿下愿意,大唐随时可以成为这样的传大时代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门下省政事堂,此时只剩下房玄龄、魏征以及李建成君臣三人。

    房玄龄望着李建成道:“陛下,臣若在此诏书上画可,请陛下答应臣三件事!”

    李建成慌忙道:“玄龄请讲,莫说是三条,三十条我也答应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朗声道:“第一:在陛下仿隋制开科取士,延揽天下黎庶中的士子进入朝廷;第二:修治耕筑,免除杂税。”

    李建成边听边不住的点头。

    房玄龄又接着道:“第三:对所有将领手中的军队进行整编和训练,裁汰那些战斗力低下纪律松弛的部队,罢免那些不称职的军官,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,训练出一支精兵来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说完了,静默的看着李建成等待结果。

    李建成向着房玄龄深鞠一躬,毫不犹豫的全部答应下来道:“好,全都按照玄龄说的做,朕答应,朕全都答应!”

    魏征接着道:“眼下,只等着陈大将军的捷报何时传来!”

    房玄龄望着魏征笑道:“战场之上,瞬息万变,玄成就不担心有意外吗?”

    李建成道:“没有意外,陈大将军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,不是吗?”

    在李建成的命令下,长安十二卫大将军,以裁撤的名义,各精减一至二团不等的将士,这些将士名义上去军职还家。

    事实上,却已经分配进入剑南道,进行山地训练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康延居城,一场不期而遇的春雨,淅沥沥的从云缝间倾泄而下,混合着那一汪汪的污血肆意流淌,很多吐蕃伤兵泡在这发红的污血中瑟瑟发抖,痛苦地哀号着,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。

    没有受伤的吐蕃将士也木然站在雨中,雨水裹着血水顺着袖子、裤脚成一条条直线注落地面,那一张张曾经充满杀气的脸如今已经满是迷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