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风起幽云「下」
不明所以的左元愕然半晌,纳纳道,“似是紧急传信,莫不是…西拓人要来了?” …… 唐,武德七年,高祖二子世民,弑血京城,杀父弑兄,屠尽皇族嫡亲数百人,受累者多达万余,血浮渭水,白骨盈野。 同年末,绛州刺史褚,传檄天下,竖“杀暴君,祭高祖”旗,聚义军十余万,一日奔袭百十里,猛扑京畿,仅半月既攻陷蒲州,进逼潼关,迫使太宗皇帝以高爵厚禄许天下: 平褚逆者,封万户,赐旌节,赏万金,准开府! 翌年,京畿之危即解,十余万义军尽没陕州,累累尸骸拼砌的皇位终于稳固,太宗兑现了自己的承诺——千里驰援的李氏旁系子弟封邑蓟县,晋“节度使”,统领军政。 李唐十三年,贞观五年,蓟县新城完工。 以青砖替夯土,周长八里余,宽三丈,高耸四丈,墙沿有壕,深六丈,阔三丈,开六门,城外设土寨四方,屯营二处,又于四十里外筑阜城,用以犄角,囤兵藏粮,从此基奠了幽州城数百年的规模。 夏,圣武元年,孝圣帝复设蓟县,提郡上州,改“蓟”为“幽”,于旧城的基础上开始扩建,撤土寨,移屯营,添双城墙,城池规划却是分毫未动。 乾德十四年,赵兴重修幽州城,改“土”以“田”,增“贩市”,合并东、西二市,筑街堡,占东北(上右)置官衙,迁氏族尽入北西(上左),建民区(下左)以纳百姓,集富商于东南(下右),以“中街”纵、横而分,中央铺广场,彻底改造了城池的布局。 布局的改造便是土地的重新规划,亦意味着既得利益的再次分配,焸王兴用弥天的杀戮压迫得氏族们垂下了头颅,不甘的接受了聚族以监的实事。 平日中,数量惊人的“鹫卫”遍布幽州,都统府又用一系列政令逐渐收拢了百姓的民心,数次对西夷的大胜更是为其赢得了赫赫声威,重重重压下,氏族们唯有苦苦忍耐——没有了私兵,失去了影响,他们甚至不如怀拥巨富的豪商。 权力的滋味就像毒药,品尝过,就不会轻易放弃,为了那种掌控生死的快感,总会有一些人愿意不惜代价,前扑后续…… “邪妄,邪妄!擅自称‘圣’!佛祖法缘无边,慈悲仁爱,救我等于苦痛,岂是那些个野民贱徒比得了的!一帮愚民村夫,竟然背弃佛祖!佛祖有知,必降惩戒!” “娘,您也别动气。佛法无边,这些无知蠢夫自是逃不脱佛祖的惩戒,您为此等宵小气坏了身子可不值。” 萧济这番话答得极是顺溜,他还知道,母亲接下来必然又是对他的一番埋怨——自“圣祖教”势成,几乎日日如此。 “竖子!上月你不是便已答应过老身,去都统府找那个哑巴王子,让他取缔邪教,修建佛寺么?为何至今没有音讯!”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妇人此时丝毫不见老态,怒气勃发,褶皱的面孔上满是狞狰,嘶声怒喝道,“竖子!你还要诓骗老身到什么时候!咳、咳、咳……” “孩儿不敢!娘,孩儿错了,您别动气,孩儿错了。”萧济急忙下座,顺抚着母亲的背部,苦着脸,小心翼翼的放柔了声音,有口难言。 当号称“沈半州”的沈家三千余口被一夜尽诛,萧家一跃成为整个幽州最大的氏族,身为族长的萧济却是战战兢兢,极力约束着族人,行事也愈发低调。 无他,唯是诛尽沈家后,都统府置于六门的一纸告示: 查,沈氏,私募兵卒,私藏甲胄、兵刃、劲弩,私铸铜钱,圈建坞堡,依《大夏律》,以谋逆论,族诛! 谋逆! 沈家分布幽州各处的三千余族人,近五千仆从,一千八百人的护院,只用了短短一夜,不足六个时辰的时间便尽数枭首,第二日清晨,万余头颅更是被堆砌于桑干河岸! 所谓“氏族”,便是那些从李唐王朝一直繁衍至今的“门阀”。 李唐太宗篡位称帝,日夜惶惶,恐天下效其行,得计曰“分天下若干,遣忠信以镇,京师居中,则百年无忧矣。”,于是,消失了千多年的“诸侯”重临神州。
诸侯的称谓来自帝王,权力却来自军队。 为了训练更强悍的士卒,装备最精良的兵甲,各诸侯国不得不倚仗地位低下的商贾,不能不拉拢视为草芥的豪强,于是,曾经深受世人鄙夷的巨富土豪开始堂皇的登堂入庙…… 【今天第一章】 有唐一朝,“门阀”势力空前膨胀,上控朝堂,下压万民,乃至有了一道耕地皆为一姓的惊人局面! 夏代唐兴,圣武帝极力打击“门阀”,灭门者以十万计,惨痛的“门阀”终究俯首于兴盛的大夏政权,交出了权力,收缩了触角,隐散至地方,抛弃了把持朝政的奢望,或以商,或以农,殷实传家。 “门阀”消失,“氏族”便出现了。 繁衍数百年的高门大户,族人多以千计,根脉盘错,豪霸地方,家什殷富,声望非凡,无一不是控制着广袤的良田,垄断着暴利的商贸——这样的势力,又岂会没有逾制越礼? 萧家虽也算得上枝繁叶茂,于幽地生息三百余载,祖上亦是不乏入朝授官者,但身为族长的萧济清楚,比之雄冠幽云的沈氏仍是要弱上数分! “呼——” 奉佛虔诚至极的母亲终于被劝回了后院,萧济很是无奈的轻揉着前额,神色并未有半点放松。母亲看不明白,他则很清楚——若无都统府的支持,一个新兴的教派又怎会发展得这般迅猛? 萧济同样不甘,同样愤恨,往日里犹如草芥刍狗的下贱愚民忽然间闻达幽州,昔日巴结献媚的官员避若蛇蝎,巨大的地位落差又让他如何能够忍受? 待到忍无可忍时,唯有放手一搏! 而且,萧家的这位族长很明白,与他怀者同样心思的人,这北城,这幽州,还有很多很多…… 【求票,求收藏】